Nightcrawler

"You have to make the money to buy a ticket."
"Why you pursue something is as important as what you pursue."

這部片探討了社會現實、功利主義、新聞道德等等議題,流暢不拖泥帶水的敘述整個故事,主要角色的演技都不在話下,是值得看的ㄧ部電影。

Jake Gyllenhaal把主角Louis的偏執、聰明、沒人性掌握的恰到好處,是一個非常討人厭的角色,他瞪大眼睛的時候也頗嚇人的。Lou帶點反社會人格,他討厭人類,毫無同情心,所做的一切只為了名和利。他想要掌控ㄧ切,畫面值多少錢、交易該如何運作、下屬必須照他說的做不得違抗。他不停的碎唸,講出長篇他以為的大道理,乍聽之下都很合理,觀眾卻又深諳這一切都是謊言。雖然極端,但這樣的人格表現在現實中好像處處可見,畢竟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大有人在。

這是ㄧ部既現實又有點荒謬的電影,主角幾乎從頭到尾沒有ㄧ句話是真的,或者說,他認為對的事情,其實是違背常理的。大概只有在跟新聞部女主管談判時那段是實話(他想要她),其他部分真真假假混雜在ㄧ起。也許新聞就是如此,真真假假,能使人相信它就是真的;若不然,就是謊言。

隨著劇情推進,Lou越來越走火入魔。先是擺放屍體的位置以便取得好畫面;搶先鋒第一個進入犯罪現場拍攝剛被槍殺的死者,即使受害者還有一絲氣息也只顧著拍攝畫面。而後直接跟蹤槍擊案兇手,等到覺得恰當的時機報案,在旁拍攝警匪對峙、槍戰、飛車追逐,還故意欺騙下屬歹徒已死亡,要他去拍攝畫面,結果死於槍下。只因為Lou要補捉到最真實血腥的第一手畫面,他也要掌控這一切。

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,新聞道德亦然,但需要為了收視率將腥羶色的把關標準降到如此低的程度嗎?女主管在新聞道德與收視率(飯碗)間,她做了選擇。一開始是半脅迫下的妥協,但當她看到精彩畫面時,由衷且充滿興奮的低聲話語,是否她也成為了Lou的共犯?她給了他機會,而他加以利用且變本加厲。他們並沒有真的犯下罪行,但行為上確實導致了命案的發生和秩序的混亂。

"If it bleeds, it leads."

當你身為ㄧ個新聞從業人員,拿著攝影器材,看到有一個人躺在那鮮血淋灕還有一絲氣息,你會選擇拿起器材拍攝還是立刻呼喊尋找救援?

新聞道德與呈現事實之間該如何拿捏,是本片的議題之一。不以一般八卦醜聞作為報導題材,電影中新聞台所看重的是犯罪、車禍、死亡、火災等重大災害。換言之,只要有屍體,就能成為他們所想要的新聞畫面。

媒體取決於閱聽眾的喜好,這是彼此箝制的。明明知道不能只看聳動、駭人聽聞的新聞報導,卻又總是被吸引,忽略其他實質切身影響到自己的公共政策。哪裡有新聞,媒體就往哪裡去,但誰來定義每則新聞的價值呢?誰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